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超滤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膜孔径在20-1000A°之间。中空纤维超滤器(膜)具有单位容器内充填密度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概述引在超滤过程中,水溶液在压力推动下,流经膜表面,小于膜孔的溶剂(水)及小分子溶质透水膜,成为净化液(滤清液),比膜孔大的溶质及溶质集团被截留,随水流排出,成为浓缩液。超滤过程为动态过滤,分离是在流动状态下完成的。溶质仅在膜表面有限沉积,超滤速率衰减到一定程度而趋于平衡,且通过清洗可以恢复。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
生物接触氧化池概述结构包括池体,填料,布水装置,曝气装置。工作原理为: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设计参数1、生物接触氧化池每个(格)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沿水流方向池长不宜大于10m。其长宽比宜采用1:2~1:1,有效面积不宜大于100m²。2、生物接触氧化池由下至上应包括构造层、填料层、稳水层和超高。其中,构造层宜采用0.6~1.2m,填料层高宜...
生物转盘(RotatingBiologicalContactor,简称RBC)是一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20世纪60年代由原联邦德国开创,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亦称为浸没式生物滤池。该工艺具有系统设计灵活、安装便捷、操作简单、系统可靠、操作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不需要曝气,也无需污泥回流,节约能源,同时在较短的接触时间就可得到较高的净化效果,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其净化有机物的机理与生物滤池基本相同,但构造形式却与生物滤池不同。构造生物转盘是由...
气体吸收系统介绍介绍工业生产中的吸收操作大部分与用洗油吸收苯的操作相同,即气液两相在塔内逆流流动、直接接触,物质的传递发生在上升气流与下降液流之中。因此,气体吸收是利用气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液体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其逆过程是脱吸或解吸。气体吸收系统的主要设备是吸收塔,它是设备的核心装置。气体吸收系统吸收液由填料塔上部经喷淋装置进入塔内,流经填料表面,从塔下部排出,进入受液槽。气体吸收塔利用气体混合物在液体吸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易溶的组分溶于吸收剂中,并...
贮水系数一般指储水系数,储水系数(Storativity)是指反映含水层水头下降或上升单位高度时,从单位水平面积和高度等于含水层厚度的柱体中释放或储存水体积能力的一个参数。主要特征储水系数(Storativity)系指在压力水头下降1个单位条件下,单位面积含水层所能释放出热水的体积,储水系数在单相、两相储层是不同的。由于储水系数是从单位面积储存中释放出来的水的体积,所以在每米压力水位降下,它是个无量纲的量。理论发展储水系数是在含水层具有弹性的前提下,由含水层的储水率而定义来的...
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它有两种不同的埋藏类型,即埋藏在第1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典型的承压含水层可分为补给区、承压区及排泄区三部分。定义承压水(confinedgroundwater),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承压水由于顶部有隔水层,它的补给区小于分布区,动态变化不大,不容易受污染。它承受静水压力。在适宜的地形条件下,当钻孔打到含水层时,水便喷出地表,形成自喷水流,故又称自流水。人们利用这种自流水作...
气浮是气浮机的一种简称,也可以作为一种专有名词使用,即水处理中的气浮法,是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气浮是在水中产生大量细微气泡,细微气泡与废水中小悬浮粒子相黏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浮渣,从而使水中悬浮物得以分离。气浮法是一种替代沉淀的方法。简介气...
自由沉淀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自由沉淀的概念、特点和规律的理解;(2)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方法,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能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1)将一定量的高岭土投入配水箱中,开动搅拌机,充分搅拌。(2)待水箱中水质均匀后,取水样约200mL,测定悬浮物(SS)质量浓度C0。(3)启动水泵将混合液注入沉淀管至一定高度,当水开始从溢流口流出时,关闭阀门,停泵,停止搅拌,并且记录高度值。打开秒表,开始记录沉淀时间。(4)沉淀实...
水的粘度约为2.98×10-3Pa·s。一般情况下,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超临界水的粘度约为2.98×10-3Pa·s,这使得超临界水成为高流动性物质。液体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减小,常温、常压下水的热导率为0.598W/(m·K),临界点时热导率约为0.418W/(m·K),变化不是很大。水的密度异乎寻常。通常,在冷却过程中,液体密度会越来越大。然而,水在4摄氏度时达到大密度。在这个温度以下,水的密度反而会下降。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因...
旋风除尘器介绍旋风除尘器是除尘装置的一类。除尘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旋风除尘器的各个部件都有一定的尺寸比例,每一个比例关系的变动,都能影响旋风除尘器的效率和压力损失,其中除尘器直径、进气口尺寸、排气管直径为主要影响因素。在使用时应注意,当超过某一界*,有利因素也能转化为不利因素。另外,有的因素对于提高除尘效率有利,但却会增加压力损失,因而对各因素的调整必须兼顾。简介旋风除尘器于1885年开始使用,...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还有堆积的准备用于焚烧的垃圾渗漏出的水分。阶段垃圾渗滤液的性质随着填埋场的运行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主要是由填埋场中垃圾的稳定化过程所决定的。垃圾填埋场的稳定化过程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即初始化调整阶段(Initialadjustmentphase)、过渡阶段(Transitionphase)、酸化阶段(Acidpha...
定义雷诺实验1883年,雷诺(Reynold)做了一系列经典实验,以验证前人所做的同类实验,并力求找到流体流动由层流状态过渡到湍流状态所需的条件。雷诺用滴管在流体内注入有色颜料,发现流速不大时,管内呈现一条条与管壁平行并清晰可见的有色细丝即脉线,管内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淆,说明管内流体处于层流运动状态。若保持管径不变,增大流速,则脉线变粗,开始出现波纹,随管内流速的增加,波纹的数目和振幅逐渐加大,当流速达到某数值时,脉线突然分裂成许多运动着的小涡旋,继而很快消失,使整个管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