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污水处理实验装置中磷回收耦合碳源制备的工艺路径探索

污水处理实验装置中磷回收耦合碳源制备的工艺路径探索

更新时间:2025-07-15      点击次数:297
  在污水处理实验装置中,磷回收与碳源制备的耦合工艺路径探索,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的关键方向。结合现有技术与实践案例,可从以下路径展开:
  一、磷回收工艺选择与优化
  磷回收需根据污水成分选择适宜方法。化学沉淀法通过投加钙盐、镁盐生成磷酸钙或鸟粪石(MAP)沉淀,适用于高浓度含磷废水,但需控制pH值与共存离子干扰。例如,天津津南污泥处理厂采用工艺,在污泥脱水滤液中投加MgCl₂,通过曝气吹脱促进MAP结晶,磷回收率超85%,同时提升污泥脱水性能,降低絮凝剂用量。生物法如强化生物除磷(EBPR)通过聚磷菌富集磷,再通过污泥消化液或焚烧灰渣回收磷,但需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
  二、碳源制备与磷回收的协同路径
  碳源制备需兼顾经济性与可生化性。以餐厨垃圾水解产酸为例,通过控制温度、pH及停留时间,可将其转化为高浓度有机酸化液,替代乙酸钠等商品碳源。实验表明,餐厨垃圾酸化液在35℃、pH=6条件下,经4天水解后,其碳当量可满足反硝化需求,且无毒害作用。将磷回收与碳源制备耦合,可在高负荷碳捕捉(HLSBR)阶段富集碳源,同时通过沉淀或结晶分离磷,上清液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实现碳、磷资源的高效分离。
  三、工艺集成与实验验证
  构建“碳捕捉-磷回收-自养脱氮”一体化实验装置,原水首先进入HLSBR反应器,通过厌氧/微曝气模式吸附碳源,沉淀后排出剩余污泥,上清液流入磷回收单元(如PRSBR),采用MAP结晶法回收磷,最终进入厌氧氨氧化(AMXSBR)反应器完成自养脱氮。实验需监测各单元出水水质,优化pH、镁磷比等参数,确保磷回收率与碳源利用率。例如,通过调节pH至9.5,可促进MAP结晶,同时避免碳酸根竞争,提升磷回收纯度。
  四、经济性与可持续性评估
  耦合工艺需综合评估成本与效益。磷回收产物如MAP可作为缓释肥,市场价值显著;碳源制备可降低污水处理厂外购碳源成本。以天津津南项目为例,磷回收年节省化学药剂费用约371万元,MAP收益约164万元,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此外,耦合工艺可减少污泥产量与碳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通过工艺优化与实验验证,污水处理实验装置可实现磷回收与碳源制备的高效耦合,为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021-31006861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上海大有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4037873号-2